心自由教育集团

当前位置:

主页 > 百科知识 >

经常被暗示的孩子,大脑会发生惊人变化!

2022-12-30 15:41

已有条回答

心自由教育

12-30 回答了个问题
  01
 
  为什么孩子越吼越不听话?
 
  儿子最近在家上网课,经常一道数学题琢磨半天都想不出来,孩子爸急了:
 
  “讲了这么多遍还不懂吗?
 
  “你怎么这么笨!”
 
  “你是猪脑子吗?”
 
  儿子很快不耐烦起来,最后干脆把笔一扔,直接撂挑子不干了。
 
  你知道,为什么孩子越吼越不听话,越让他做什么就越不做?
 
  这可能不是孩子的问题,而是你,陷入了“白熊效应”。
 
  如果我说,“接下来一分钟内你想什么都行,就是不能想一只大白熊”,你能做到吗?
 
  是不是发现,越强调不要想大白熊,你脑海中的大白熊就越清晰?
 
  孩子也一样。
 
  越是强调,不要打翻杯子,他就越容易把杯子打翻;
 
  越是说你怎么这么笨,他越不会做。
 
  越是阻止,越容易发生,这就是“白熊效应”,也是一种心理暗示。
 
  当你在潜意识里不断重复一件事情,它就会变成现实。
 
  临床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“隐形精神暴力”,如果你认为孩子不好,贬低他,他也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。
 
  你一直说他笨,他就真的认为自己:“我不行,我不可以,我做不到”。
 
  心理医师苏珊·沃德教授曾经说的:
 
  “小孩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,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。”
 
  哈佛医学院发现,长期被这样对待的孩子,他们的海马体和胼(pian)胝(zhi)体的体积会缩减,
 
  这说明,孩子的记忆力和反应速度都会下降,智商会受到直接影响!
 
  暗示对孩子的影响力,真的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!
 
  02
 
  3句“暗示”,帮你激发孩子内驱力
 
  那遇到这种情况,父母应该怎么做呢?
 
  做到三步:
 
  事实(Fact)+感觉(Feeling)+比较(Compare)。
 
  1、第一句话,描述事实:
 
  “我知道你也很烦,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,妈妈很理解你。”
 
  ——这是在跟孩子共情。
 
 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,我们的右脑管情绪,左脑管逻辑思考。
 
  孩子14岁之前,“前额皮质”的发育尚未成熟,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。
 
  右脑一旦占上风,就会变得敏感、脆弱、自控力差,凡事都爱和大人“对着干”。
 
  这个时候,就像精神分析里说的,父母要像一面镜子一样。
 
  去映射孩子的喜怒哀乐,帮他言语化,这会让他慢慢平静下来,会让他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关心。
 
  2、第二句话,阐述感觉:
 
  “妈妈很欣慰,你现在正确率比之前高太多了。”
 
  ——这是在帮孩子转念。
 
  孩子本来就被题目难住了,不会做,心理压力很大。
 
  这个时候又被家长说:“笨死了”,会进一步挫伤他的自信心,开始怀疑自己,觉得自己不是读书这块料。
 
  所以我们要帮孩子把“负面情绪”转变成“正面情绪”。
 
  让孩子明白,原来:只要好好努力,下一次会比这一次更好,我能行,我可以!
 
  当他有这种心态转变的时候,学习就会完全转变状态。
 
  3、第三句话,进行比较:
 
  “你看看你那道题不用爸妈教都做对了,这道也可以。”
 
  “咱们再试试。”
 
  ——这是在激发孩子的内驱力。
 
  有科学研究发现,情绪降温的时间其实是15s,在孩子情绪平稳下来后,左脑的逻辑开始慢慢回来了。
 
  这时,我们就可以不断地强化孩子的正向观念,然后,鼓励他继续尝试。
 
  你猜怎么着!
 
  孩子还真吃这套,把笔又拿起来重新算了:“妈妈,你再给我讲一遍吧。”
 
  而且最近作业本上出现类似的问题,他都没有再犯错。
 
  聪明的家长,应该把爱和期待传递给孩子,而不是否定和打压。
 
  只有当孩子感觉更好的时候,他才能做到更好。
 
  03
 
 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,“你的教鞭下有瓦特,你的冷眼里有牛顿,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。”
 
  父母的话,是孩子一生的风水。
 
  坏的暗示,让孩子一生藏在童年的阴影里;
 
  好的暗示,给孩子一生前进的勇气和底气。
 
  父母的语气有多好,孩子的运气就有多好,永远不要小看“暗示”的强大力量。
 
“没有不优秀的孩子,只有不会教育的家长”,家庭教育是每个父母都应该了解的一门学问,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也是父母和孩子不断学习的漫长过程。
 
但问题出现的速度总是比学习解决方法的速度快一步,如果家长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什么问题,您不懂得如何快速解决,也可以寻求专业家庭指导师的帮助,以免影响孩子的发展。
 

家长回复

“孩子,考得再好,我也不奖励”妈妈一席话, 最好的家庭教育要先放糖,再放盐,再补钙 好的家庭,绝不会把孩子放在第一位
上一篇:小学孩子上学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? 下一篇:批评孩子时,谨记“二八定律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