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自由教育集团

当前位置:

主页 > 百科知识 >

父母的“打击式教育”,对孩子来说只剩打击

2023-02-02 15:52

已有条回答

心自由教育

02-02 回答了个问题
  01
 
  打击贬低式教育
 
  大多数父母都知道,吼骂会给孩子带来伤害。
 
  但有一种更隐蔽、伤害性更强的语言暴力,就是打击贬低孩子,不停挑孩子的刺。
 
  知乎上有位网友,就一直活在父亲的打击贬低中。
 
  中考后,面临读高中还是读中专的选择,她想征求父亲的意见。
 
  结果在爸爸眼中,她竟然“什么都不是”!
 
  专升本时,父亲又来打击她,直接说她不行,让她放弃。
 
  大学毕业时,爸爸又站在道德的制高点,指责她思想悲观、内心黑暗。
 
  后来,她被诊断为中重度郁抑症,在1个月内有5次自杀念头,并实施了1次自杀行为,身上都是疤,一直处于崩溃边缘。
 
  而最亲近的人,不仅没有一句关心,还说这是她自找的。
 
  这无疑是在孩子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!
 
 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像这位父亲一样,喜欢用“打击式教育”对待孩子。
 
  微博上,许多人都分享了自己小时候被家长打压、贬低的经历。
 
  02
 
  常被贬低打击
 
  孩子身心备受摧残!
 
  《少年说》节目中,有一个小女孩对妈妈喊道:
 
  你为什么总拿别人家的孩子跟我比,你的孩子也很努力,你为什么不看一下!
 
  我说了我不适合激将法,你们老是在这里打击我,我就一定会觉得自己很差。
 
  小女孩哭得稀里哗啦,但妈妈仍不为所动,坚持说:“不打压,你就会翘尾巴”。
 
  不管父母打压孩子的原因是什么,但他们泼出的冷水,都会给孩子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。
 
  作家三毛可谓是才华横溢,然而父亲却对她十分苛责,也不喜欢她的作品。
 
  对此,三毛承认,这是她心中的死结。
 
  后来,她在《一生的战役》中写道:
 
  “
 
  我一生的悲哀,不是没有赚得全世界,而是请你欣赏我。
 
  等你这一句话,等了一生一世,只等你——我的父亲,亲口说出来,肯定了我在这个家庭里一辈子消除不掉的自卑和心虚。
 
  ”
 
  “个体心理学”创始人阿德勒说: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,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。
 
  父母的打击教育是孩子一辈子也无法磨灭的创伤。
 
  故意的贬低给孩子带来的从来都不是教育,而是伤害。
 
  英国心理学家费尔贝恩认为:
 
  “儿童受到父母不好的对待时,为了维持父母是好的这种意向,会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不好的。”
 
  如果是父母做错了,意味着孩子内心构建的理想化父母意象破灭,这是很痛苦的事情。
 
  为了逃避这一点,孩子在潜意识里会认为自己不好,自己得到的一切不好的对待,都是有原因的。
 
  父母对孩子的打击,让孩子觉得自己不配被爱,也不配快乐。
 
  长此以往,孩子会逐渐成长为一个“低自尊”的人,自卑、怯懦、郁郁寡欢。
 
  03
 
  毁掉一个孩子
 
  只要一直贬低他就够了
 
  一位妈妈带着女儿去看心理医生。
 
  女儿高三了,总是不想去上学,跟同学处得也不好。
 
  到了医生那儿,小姑娘一句话没说,一直低着头。
 
  眼看女儿不说话,妈妈坐不住了。
 
  开始在那里凶孩子,一刻不停的控诉女儿的不对,把女儿说得像个“坏孩子”一样。
 
  小姑娘听到后,用袖子抹眼泪,看得令人心疼。
 
  妈妈居高临下,拿孩子的痛点一一挖苦,根本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。
 
  别说身在其中的孩子,就连局外人听着,都会难受。
 
  几米说,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,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。
 
  心理学家苏珊·福沃德在《中毒的父母》中说:
 
  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,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,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。
 
  孩子会深信不疑,相信自己就像一个行走的垃圾堆,不配得到爱,不配被善待。
 
  那些经常贬低打击孩子的父母,他们永远不会知道:这样做并不能让孩子变好。
 
  相反,她们长大后要付出无数的努力,生长出厚厚的防御,才能掩盖住这个脆弱的、真实的、羞耻的自己。
 
  04
 
  真正的爱
 
  是接纳和鼓励
 
  贬低式教育的一大特点是:
 
  当孩子表现好时,家长会认为这是理所应当,于是藏住心里的欢喜,不给孩子任何称赞和鼓励。
 
  而当孩子表现不好,家长立刻言词激烈的上纲上线,把孩子批评到怀疑自我。
 
  更糟糕的是,家长对孩子的情绪浑然不知,认为说两句没什么大不了。
 
  心理学之父威廉▪詹姆士说:“人类本质里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人肯定。”
 
  希望家长明白:真正使人变坚强的,是爱,而不是绝望。
 
  电视剧《以家人之名》中,单亲爸爸李海潮被称为“父亲楷模”。
 
  妻子早逝,他独自抚养女儿李尖尖。
 
  李尖尖成绩常年倒数,他不觉得丢脸,也不会逼她学习,而是说“实在不行就算了”,没关系。
 
  李尖尖喜欢画画,老师问是不是想培养做艺术特长生,他说没想那么长远,只要女儿喜欢,就让她画。
 
  在爱里成长的李尖尖,就算成绩垫底,也可以大方地和周围人说:“我学习就是不好”。
 
  无条件的接纳孩子和爱孩子,才是孩子成长路上披荆斩棘的勇气。
 
  语言暴力的伤害,就只是伤害,并不会变成爱!
 
“没有不优秀的孩子,只有不会教育的家长”,家庭教育是每个父母都应该了解的一门学问,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也是父母和孩子不断学习的漫长过程。
 
但问题出现的速度总是比学习解决方法的速度快一步,如果家长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什么问题,您不懂得如何快速解决,也可以寻求专业家庭指导师的帮助,以免影响孩子的发展。
 

家长回复

“孩子,考得再好,我也不奖励”妈妈一席话, 最好的家庭教育要先放糖,再放盐,再补钙 好的家庭,绝不会把孩子放在第一位
上一篇:孩子社交冷漠症的28个表现 下一篇:孩子写作业磨蹭怎么办?一治一个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