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八年前,大表姐高龄产子,生下了小女儿妞妞。
虽说吃了不少苦头,但也如愿以偿凑成了一个“好”字。
看着襁褓中那个软软糯糯的幼女,他们认真发誓“以后爸爸妈妈一定会好好爱你的。”
当初的保证言犹在耳。
但是后来教育妞妞的时候,他们从来不会因为她是女孩子就对她呵护备至,反而比教育哥哥还严格。
表姐说:
“如果我因为她是女孩就小心翼翼地捧着,将来谁会一直对她心慈手软?”
养女方知世道险。
养育女儿,确实更应该比养育儿子要狠。
不管我们承不承认,这个世界确实给了女性太多的束缚和偏见。
家有女儿,宁可教她一身刺,不可教她绵如羊。
唯有如此,才能为女儿披上强大的铠甲。
她们才能在成长路上越挫越勇,在风雨路上护自己一世周全。
01
接受过风雨的洗礼
挫折才不会轻易将她击溃
为人父母,总是希望能够过滤掉女儿要面对的风雨,希望女儿一生都平安顺遂。
小时候有父母护她周全,将来有丈夫爱她一生。
但是人生还有很长一段路,是需要自己走的。
女儿日后走的路,面对的风雨,远比儿子的要强得多,也多得多。
第89届奥斯卡最佳提名影片《隐藏人物》里,有位黑人女性叫Katherine。
她从小就拥有超高的数学天赋,但是因为种族歧视,她所住的地方只允许黑人读到八年级。
为了让她能够继续上学,父母宁可租房子,也要搬到城镇上。
父亲曾对她说:
“你没有比其他人优秀到哪儿去,但你也没比谁差在哪儿。”
这句话Katherine一直铭记在心里。
后来她精准的速算能力被看上了,于是她被抽调到国家航天局核心研究团队做计算员。
研究团队里清一色全是白人男性,他们嘲讽她,排挤她,还为她专门配置了一个贴上了“有色人种专用”字条的小水壶......
面对种种刁难和歧视,她毫不退却。
她咬牙坚持,努力深耕,最后用才华和勤奋向所有男同事证明自己。
在NASA首次使用计算机计算轨道,宇航员更是点名要求她核算数据:“让那个女孩计算坐标,她确认了我才上空。”
这部正能量满满的影片,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。
KatherineJohnson,一位效力于NASA的非裔女数学家,曾手动核算太空飞船轨迹,将人类送上太空。
NASA为她撰写的传记是这样结尾的:
“如果没有你,NASA不会成为今天的模样。”
在困难和挫折面前,自强坚定的信念,奋力向前的决心,无懈可击的实力,永远是一股力量。
失意时,也能在黑暗中看到亮光,不轻易沮丧。
她一步步走出来的,不仅仅是挫折,更是自己的人生。
父母不可能成为孩子一辈子的“保护神”,把孩子呵护在自己的羽翼下。
终有一天,女孩也要自己扛起生活的重担。
而父母对孩子“不娇气、不软弱”的教育,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铠甲。
我们可以教她们如何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应对,让她们能够从容地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。
在《朗读者》中,袁泉说过自己小时候曾经也陷入生活的困境中,是父亲一直用书信的方式,为她加油打气:
“切记,挫折面前不气馁,要振作。”
正是因为咬牙走过那段艰苦岁月,才使她宠辱不惊,乐观坚强。
当生活的苦难开始对人们下手的时候,不会因为对方是女孩就手下留情。
所以我们要让女儿用狠厉的姿态,武装自己的人生。
02
野一点,
打破“女孩样”的束缚
亲子教育家李小萌曾分享过一个经历。
有一次她带着女儿去朋友家做客,5岁的女儿却趁她不注意,偷偷爬到了一棵大树最高处。
那是她第一次见女儿爬树,当时的她,脊背发凉,腿软心颤,生怕女儿掉下来。
但她却没有大呼小叫强调爬树的风险,也没有强行让女儿下来,而是捂着眼睛,揪着心,放手让女儿去自由探索。
在她看来,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,可以让女儿在爬上爬下的过程中,感受身体的控制能力以及安全意识。
是啊,谁说女孩就一定要安静文雅,做个淑女呢?
允许女孩“野”一点,“粗犷”一点,让她去疯、去闯、去探索,才是锻炼女孩最直接的方式。
格斗女王张伟丽,从小就爱打爱闹,甚至经常在村子里的房顶与房顶之间跑来跑去。家里给她买的跑鞋,她一周就能踢烂。
但父母从来没有束缚张伟丽,反而在自家院子挖坑,好让她练“轻功”。
从小“野”惯了的她,走的也是不寻常路,当同村女孩早早嫁为人妇时,她独自踏上了去北京的路。
因为敢闯敢试,她在健身馆做了前台,一边上班,一边用闲暇时间练习格斗,从不在意别人异样的眼光。
教练曾评价她:“哪怕和男运动员一起摔打,也没有见她怕过。”
也正是这股勇气和胆量,不断激发着她的身体潜能,让她在格斗场上酣畅淋漓地挥洒拳头。
家有女儿,不要娇养,而是要野养。
身体不“娇气”,女孩才能走得更长远;内心不“娇气”,女孩才能把人生活得热气腾腾。
就像一位爸爸说的话:
“我不反对女儿穿公主裙,但我更希望她能多尝试赤脚奔跑、草地打滚、玩泥巴、跳水坑、和伙伴放开了撒欢。
一个磕伤碰伤,转眼就能爬起继续疯玩的女孩,抗挫力一定不会差。
一个敢抓虫子,敢爬树,什么都想尝试的女孩,胆量一定不会差。”
03
敢于坚持自己的主见
心理学上有一个羊群效应,说的是:
羊群中,只要有一只羊动起来,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,全然不顾身边可能有狼和不远处有更好的草。
乖巧顺从的女孩,就像这群羊,没有自己的思考,只会随波逐流。
她们小时候听父母的,长大后听朋友的,听老公的。
讨好了别人,却牺牲了自己。
李开复曾说:“做我的女儿,不必乖,但要积极,要有独立思考、勇敢尝试的能力。”
养女儿,有主见比听话重要10000倍。
想起中国首位女舰长韦慧晓,一个让撒贝宁称赞“牛到连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拍”的女人。
她从小就有一个军装梦,18岁时却因地区招生名额有限,没能进国防,只能进了南大修读气象专业。
23岁大学毕业时,她却放弃专业,去了华为工作,4年里,她一路晋升到高级副总裁秘书。
光环加身,前途似锦,她竟转身辞掉工作,决定考研。
很多人第一反应是:韦慧晓,你疯了!
但她没有辩解,而是以第一名
成绩考上中山大学,硕博连读。
读博第一年,她就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体能训练,每天坚持跑10公里。
2年后,她便向海军首长寄出200多页的自荐信,多年夙愿,这才实现。
彼时,她34岁。
虽“高龄入伍”起点低,但韦慧晓的目标却一点不低:做中国首位女舰长。
一路走来,她有勇气质疑自己不喜欢的,更有底气坚持自己喜欢的。
从本科到博士,从高管到舰长,韦慧晓活成了一道光,而她骨子里的主见,就是人生的光源。
有句话说得好:思想决定行为,主见决定方向。
平日里,父母要鼓励女儿有自己的想法,给她们说“不”的权利,放手让她自己去选择,去承担后果。
一个女孩,心中有光芒,才能无所畏惧,思想有力量,才能披荆斩棘。
敢想敢做的女孩,人生有千万种可能。
04
史蒂夫·比达尔夫在《养育女孩》中提到:
“女孩拥有天生的内在力量,她们和男孩一样渴望探索。
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,父母和社会可能会在有意无意中,束缚这种力量和好奇心。”
家有女儿,我们都希望免她惊,免她苦,免她四下流离,免她无枝可依。
但我们能陪伴女儿的路程不过十几载,往后的日子,她终将一个人独行。
所以,让女儿自由野蛮地成长,强硬自己的性格,锻造强大的内心,才是给她最好的礼物。
一个“带刺”的女孩,才有能力穿越眼前的苟且,也有底气到达向往的诗和远方。
“没有不优秀的孩子,只有不会教育的家长”,家庭教育是每个父母都应该了解的一门学问,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也是父母和孩子不断学习的漫长过程。
但问题出现的速度总是比学习解决方法的速度快一步,如果家长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什么问题,您不懂得如何快速解决,也可以寻求专业家庭指导师的帮助,以免影响孩子的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