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自由教育集团

当前位置:

主页 > 百科知识 >

“我拼尽一切,把女儿养成了985名校硕士,她却

2022-11-21 16:07

已有条回答

心自由教育

11-21 回答了个问题
  最近,在网上看到一则让人很不是滋味的故事。
 
  一位名校毕业的妈妈,为了女儿辞去工作,全身心陪读,培养出了一位学霸女儿。
 
  结果女儿硕士毕业后,又成了一名全职妈妈。
 
  背后令人深思的,是母女两人共同面对的“牺牲一个,成就一个”的育儿困局。
 
  这位名校毕业的妈妈,不仅学生阶段成绩优异,还考上了国内非常知名的大学。
 
  毕业后,因为工作原因,她将女儿放在老人身边,虽然衣食住行有老人操心,但女儿的学习成绩却十分不理想。
 
  到了小升初的冲刺阶段,女儿的成绩竟然出现了断崖式下滑。
 
  这位妈妈急坏了,为了女儿的未来,她当机立断决定放弃工作,把孩子接到身边,全身心培养。
 
  从职场回归家庭,这一转变就是15年。
 
  在妈妈的“全力鸡娃”下,女儿不仅考上了重点高中、985名校,而且顺利保研,研究生毕业后又进入了一家知名国企工作。
 
  看到女儿取得这样的成绩,妈妈满心欢喜,觉得自己十几年全身心的投入是值得的。
 
  可是,事情的发展却和她预料的完全不一样。
 
  女儿毕业后很快顺利结婚生子,生娃之后,又辞掉了人人都羡慕的工作,全职在家带娃。
 
  这位妈妈闻讯,哭着说:
 
  “早知这样,我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事业,去陪着她?
 
  “她考不上高中,不是能更早结婚,更早回家带孩子吗?
 
  “还考什么大学,读什么研究生,找什么工作?”
 
  看完这个故事,我的心里五味杂陈。
 
  02
 
  硕士毕业当全职妈妈,有错吗?
 
  《劳动报》做过的一期关于“高学历女性做全职妈妈”的街头采访。
 
  一位受访的爷爷说:
 
  “高学历女性做全职太太不浪费,孩子的教育70%取决于家庭,家庭的教育70%取决于妈妈,妈妈不提升就没有好的家庭教育
 
  “社会应该宽容,允许女性在孩子读中学后再就业。”
 
  而另一位阿姨则表示反对,认为高学历做全职太太是一种浪费:
 
  “大部分选择做全职太太,是因为出去工作了孩子没有人带,做得久了没有幸福感,自己没有收入来源,伸手要钱的生活是很难的。”
 
  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社会阅历,让每个人对此都有自己的看法。
 
  03
 
  全职妈妈,也是一种生活方式
 
  在网上看到一位宝妈十三月的分享,印象很深。
 
  她当了10年全职妈妈,家有萌宝4个,而且她还是一名985名校的硕士。
 
  10年来,十三月遭受过很多人的质疑和嘲笑:
 
  “这么多年的书白读了,不仅沦为生育机器,还没给社会贡献一点价值。”
 
  “只会伸手要钱,整天待在家里,虚度光阴。”
 
  周围人的不理解和指责,让她一开始也很怀疑自己的选择。
 
  后来,经过认真思考,她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。
 
  她说人要向内观,而不是往外寻。
 
  她也渐渐发现,全职妈妈不仅是一个身份,更是一份工作。
 
  04
 
  不需要做完美的“全职妈妈”
 
  心理学家曾奇峰曾说,做一个“60分妈妈”就好。
 
  所谓“60分妈妈”,指的是在孩子需要时及时出现,同时又放手给孩子足够的空间,让孩子拥有掌控权,为自己的人生负责。
 
 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“母婴间隙”。
 
  说的就是在婴儿跟母亲和整个家庭之间、长大后的个体和社会之间,都应该有一个单独的空隙。
 
  而这个单独的空隙,正是留给妈妈的。
 
  当一个女性的自我价值、自我实现的需求,都放在“全职妈妈”这个唯一角色中时,所有的期待、所有的价值感、所有的压力都会通过这个角色转嫁给自己的孩子。
 
  这也是很多全职妈妈压抑、苦闷、焦虑的根源。
 
  全职妈妈,从不意味着要全部抛弃自己的其他身份,更不意味着要全揽家务,甚至承担爸爸的角色。
 
  所以,在孩子的养育上,即便我们是全职妈妈,也一定要主动向爸爸提需求,主动让爸爸去支持自己,共同参与孩子教育和家庭经营。
 
  很多回归职场的妈妈都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:
 
  做好一个全职妈妈,比做一个优秀的职场人难多了!
 
  所以,妈妈们,别焦虑内耗,别放弃人生的追求,妈妈只是一个身份,全职也只是另一种方式的自我实现。
 
“没有不优秀的孩子,只有不会教育的家长”,家庭教育是每个父母都应该了解的一门学问,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也是父母和孩子不断学习的漫长过程。
 
但问题出现的速度总是比学习解决方法的速度快一步,如果家长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什么问题,您不懂得如何快速解决,也可以寻求专业家庭指导师的帮助,以免影响孩子的发展。
 

家长回复

“孩子,考得再好,我也不奖励”妈妈一席话, 最好的家庭教育要先放糖,再放盐,再补钙 好的家庭,绝不会把孩子放在第一位
上一篇:情商高的妈妈,是怎样发脾气的? 下一篇:傅首尔:最伤孩子的,永远是这两个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