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三学生承受着个人、家庭多方压力,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他们更容易产生挫折感,从而产生
焦虑抑郁情绪。这种消极情绪不仅会影响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,而且还会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,形成恶性循环。家长在关注初三学生学业
成绩的同时,不应忽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及外界环境的变化,以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。
家长要理解孩子的压力和目前的困境,设身处地去理解孩子,给予他们积极的支持和帮助,鼓励他们做出积极的行为改变。当他们遇到挫折,感受到消极情绪时,父母不能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,或者父母的文化水平和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关注不够,使他们的焦虑感增加。
2、找到孩子厌学的原因。
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厌学就开始讲大道理,说不读书会带来怎样的恶劣后果,殊不知这个时候的孩子其实是什么也听不进去的。所以家长要做的其实是弄清楚孩子到底为什么不喜欢学习了,到底是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,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,但这却是很多家长都没有注意到的事情。
3、收集中考信息
在初三这一年,孩子平时忙于各科学习,家长们要多看报纸和电视,多关注、了解最新的中考形势,并向有关学校和相关部门咨询中考政策信息。每年都有一些家长,因为对学校了解不够,导致初三学生上学后,又觉得学校不适合,只得转学。在每年四五月份的时候,许多学校都会举办招生咨询会,家长要留意参加,会上可以搜集一些学校相关资料,实地了解高中学校的情况,并分析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报考。
4、培养良好习惯
初三家长晚上要尽量早回家,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应酬,抽出时间多陪陪初三学生,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,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。家长可以提醒孩子养成限时练习的习惯,监督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练习。如果孩子平时就把练习当作考试,会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有利于中考时正常发挥。
5、循循善诱当好心理老师
初三阶段,家长要学会当好孩子的心理老师。在紧张的初三生活中,家长和初三学生都容易急躁,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,并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题。在初三阶段,孩子可能会紧张焦虑,或因一次考试
成绩不理想丧失信心,家长需适时给孩子鼓励,和孩子交流。与孩子沟通时,家长的态度要温和真诚,千万不要居高临下,用责备、质问的语气跟孩子说话,更不能采取打骂的粗暴方式,那样只能使矛盾激化,既解决不了问题,又加深了彼此的隔阂。
6、因人而异
我们必须要知道,引起孩子厌学的原因,每个人是不一样的,要想真正解决孩子的厌学问题,我们就要因人而异、因情况而异,首先必须找到问题的诱因及深层次原因,然后加以解决,如:当我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面遇到了刺激、挫折或是打击,我们就要帮助孩子分析其原因,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,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去应对,帮助孩子出主意,和孩子一起去面对挫折和打击。
初三孩子焦虑抑郁厌学的原因:
1、心理不成熟、压力
由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不成熟,学校和家长又给予过大的压力,将会使孩子出现一些情绪和行为的改变。
生长在应试教育严重的今天,属于青少年学生的自由空间少,导致不会沟通,把各方面的困难压抑在自己心理,造成性格内向,注意力偏差而导致厌学。
2、抑郁症是青春期比较突出的情绪问题
在整个儿童期到成人以前,是抑郁症的第一个高峰,很多孩子都有消极、轻生的念头。孩子们对个人的未来,对前途悲观、绝望,有自卑心理。由于现在的家长老师多不注意孩子的性情变化,导致本就少沟通的孩子,心理矛盾到极点,抑郁而轻生,更别说厌学。
3、青春期性心理冲突。
调查发现,发生厌学与一些孩子初入青春期有关,当女孩出现初潮和男孩首次遗精时,由于神经、内分泌的作用,他们的警觉性增强,害怕学校其实是一种移花接木的转换防御机制,通过弃学暂缓了“不被人发现”、“不知如何是好”这种潜在的性心理压力。
4、学习目的不明确
学生本身也会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,或者平时的学习成绩很差,从而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强,从而产生焦虑情绪。不求上进或学习方法不当,遭受考试失败而产生的厌学心理。
5、在极度焦虑的情况下,容易出现强迫症
如不由自主地去想、去做某些事,明明知道没有必要去想,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,想摆脱也摆脱不了,非常苦恼,使注意力无法集中。有时候,自己做的事情自己都毫无主见,就像被思维控制一样,昏晕而过,迷茫糊涂,而这种强迫症,是不会贴附在学习上的。
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,由于某些原因,他们会对学习产生怀疑,进而丧失自信心,在初三这个阶段很容易出现焦虑、困惑、烦躁等情绪,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,还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,家长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,使孩子焦虑不安。因此,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,积极主动地与老师沟通,帮助他们度过学习和思想上的各种难关。
“没有不优秀的孩子,只有不会教育的家长”,家庭教育是每个父母都应该了解的一门学问,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也是父母和孩子不断学习的漫长过程。
但问题出现的速度总是比学习解决方法的速度快一步,如果家长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什么问题,您不懂得如何快速解决,也可以寻求专业家庭指导师的帮助,以免影响孩子的发展。